音樂家生平:
卡羅斯.努涅斯 (Carlos Núñez):1971年出生於西班牙維哥城 (Vigo)。為蓋利西亞音樂家,以傳統風笛吹奏蓋特音樂(賽爾特音樂)。八歲起就立下志向,要向年老的樂師們學習傳統音樂的奧秘。〸二歲上就曾受邀獨奏《羅列管弦交響樂》 (Orquesta Sinfónica de Lorient),此曲為愛爾蘭作曲家蕭大維 (Shaun Davey) 所作。不久之後,又到馬德里音樂學院學習風笛,更在結業時得到傑出學生之榮譽獎項。
1996年時推出他的第一張處女作《星辰情誼》(A irmandade das estrelas)。當時就受到全球音樂界的肯定。在錄製這張專輯時與五〸位以上的音樂家合作過,其中較知名的是酋長樂團 (The Chieftains)。
1999年推出第二張專輯《自由之愛》(Os amores libres)。也因為它而使得加利西亞音樂在國際樂壇上得到了相當的重視。在這張作品中,音樂家尋求一種塞爾特音樂 (a celta) 與佛來明哥音樂 (o flamenco) 間的結合,因而與多位羅馬尼亞音樂家共同合作。
第三張專輯《遙遠的五月》(Mayo longo) 發行於2000年。該專輯之特色在於其音樂風格稍稍脫離了古典民俗,而更貼近流行。之後不久又與 BMG公司簽約,並於2002年推出新專輯《全世界》(Todos os Mundos)。
三〸歲時與索尼唱片公司合作,於2003年時發行《費斯特拉之魂》(Almas de Fisterra),也因此唱片而進軍法國市場。2004年時,卡羅斯首次與演藝界的亞列桑多羅 (Alejandro Amenábar) 合作,為他的新片《裡海》(Mar Adentro) 量身配樂。該片之後得到〸四項葛優獎 (Premios Goya – 西班牙藝術電影獎),電影配樂本身也拿到不少的獎項。之後又陸續推出《卡羅斯與朋友們》 (Carlos Núñez & Amigos) 與《海中電影》(Cinema do Mar) 兩張專輯。
另外,卡羅斯將於今年7月10日推出最新專輯《巴西破曉》(Alborada do Brasil)。為了尋求蓋利西亞與巴西之間的共嗚點,他甚至還遠赴巴西走了一趟,也因此有了此張唱片的誕生。除此之外,卡羅斯也邀請了幾位巴西知名歌手或音樂家與他共同演奏,其中較具知名度的有雷尼尼 (Lenine),森巴舞學校 (A escola do samba Beija Flor)等等。
他篤信音樂無國界,因此常想在音樂的世界裡擴張版圖,所以我們可以說此張專輯是民俗音樂交流上的一種新創舉。卡羅斯希望找出兩種音樂的共通處,並為塞爾特及巴西間建起一作橋樑,使成音樂性的結合。所以在這張專輯裡,除了顯現塞爾特的特色之外,也夾帶著鮮明的印帝安或非洲色彩。或者,還可發現一絲巴沙諾瓦 (Bossa Nova)的爵士氣息呢~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carlos-nunez.com/
音樂欣賞:
Carlos Núnez 古典版 – An Dro
/>
An Dro 是我最喜歡的樂曲,出自《卡羅斯與朋友們》這張專輯。我想,就連”美麗”這個詞都還不足以形容。曲子本身帶著塞爾特獨有的神秘氣息,它像在述說一個古老的、久遠的、帶著泛黃但仍保有琦麗色彩的故事。卡羅斯的笛音實在太美,能帶人進入一種超現實的境界。或許哪天靈感來敲門,我會再為它寫詩也不一定。
Tin Whistler 現代版 – An Dro
愛爾蘭兄弟以現代感來重新詮釋卡羅斯的 An Dro。哥哥吹奏愛爾蘭風笛,弟弟彈奏吉他,整體上帶著一種輕搖滾的風格。吉他雖是配樂,比起風笛卻是絲毫不遜色呢~ 兩者各有所長,形成了一種很棒的組合。